2002年於臺中由團長鐘泉波帶領青年教師創立全亞洲第一支揚琴樂團,自此開啟揚琴合奏演出形式新篇章。創立之初,新型態編制的問題、樂器改革與曲譜來源皆是新的挑戰,團長與樂器廠經歷長達十多年的試煉,一次次將樂器改善,合作開發出的高音、中音、低音與倍低音,成為突破眾人感官的先行者,止音踏板的增加更是最大創舉,有效率控制餘音並提升演奏的可能性。除了樂器改革外,我們也一直探索改革揚琴樂團編制、音色變化、殘響改善等,期許成為一個可被流傳及傳播的樂團演奏形式。歷年來持續自我突破,結合不同主題及跨領域藝術,用精湛的演奏技術及豐富的音樂表現力闡釋不同形式的音樂,並積極探索當代民族音樂新的發展空間,尋求台灣揚琴樂團更多的可能性。同時也不斷委創新作品及與許多知名指揮家合作,如郭耿維、吳瑞呈、郭哲誠、顧寶文、陳俊憲、黃光佑、 邱誓舷、曾維庸等,在指揮揚琴樂團的音樂處理及音色變化上,激盪出更大火花。


展演各地・用揚琴聽見台灣
我們汲取台灣文化養分,作為創作揚琴作品的靈感,並將其推展到海內外,創造出台灣特色和傳承兩者並重。
從創作題材與節目製作中,體現樂團策劃的創意及對台灣本土文化的深刻觀察,重點策畫節目包含:
2013年「無聲影美聲音-從上海到大稻埕、阮玲玉到望春風」:探討台灣電影工業的崛起並促進閩語流行音樂創作的盛行。
2018年「讚福台中-我的青春我的歌」:以臺中著名作曲家姚讚福其一生為背景,結合文史學者朗誦與音樂創作,再次看見臺中舊時歲月風華。
創團至今每年均會舉辦新創作品音樂會,邀約海內外作曲家為台灣揚琴樂團量身編制樂曲,為此也累積許多優質作品。我們每年於全台各大藝文場館、國際藝術節等進行多元豐富的展演,觸發更多新的觀眾群。校園音樂會巡演亦是本團重點活動,至今以巡演超過百間學校,足跡遍及全台灣及台澎金馬,市區至特偏學校均有。我們以無距離不艱澀的表演模式,讓孩童享受音樂無負擔同時體會音樂的樂趣,進而達到寓教於樂的教育意義。

承先啟後・ 亞洲揚琴文化領航者
創團21年的辛勤耕耘,從音樂推廣演出到粉絲專頁經營,已讓更多群眾認識揚琴音樂。為傳承台灣揚琴教育,我們協助南投縣弘明實驗中學、金門縣開瑄國小、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創立揚琴社團。2020年本團出版第一冊「台灣揚琴好聲音-揚琴合奏曲集」,2021年再出版第二冊及第三冊,維持每年固定出版之計畫。我們同時輔以進行系統式教學工作坊,逐一實現揚琴合奏扎根計畫!自創立以來我們不斷精進,累積豐沛展演與創作能量,積極與各國進行音樂交流。2010-2019年不斷受邀至亞洲地區演出,如大陸湖南、北京、內蒙、馬來西亞、澳門、日本、新加坡等,帶動亞洲地區揚琴音樂的蓬勃發展。如今,中國、香港、澳門、馬來西亞、日本、新加坡等地均可見揚琴樂團紛紛成立,其中以中國最為熱絡,已有1百多個揚琴樂團。台灣揚琴樂團在近代揚琴發展史的重要地位不可言喻


- 團員介紹 -


隱藏文字範例